移动互联网的盈余急速减退,大厂对风口的追逐变得比以往愈加理性。当所谓的大热赛道一个个变得拥挤不堪时,大厂们就会调转船头,翻炒早已过气的老风口。只由于立异要承当风险越来越大,大厂对风险则是越来越讨厌。
比方支付宝全量上线日子号UGC发明进口,第N次发力内容赛道;美团上线“团买买”,重新点燃社区团购烽火;顺丰打起了直播电商的主见,正紧锣密鼓扩展供应链。
近来,高德也瞄上了一个不算抢手也不算新颖的事务:跑腿。日前,高德地图APP悄然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上线“高德秒送”服务,和网约车相同走第三方聚合道路,现在仅接入了饿了么旗下的蜂鸟跑腿一个渠道。
艾媒咨询的陈述显现,国内跑腿服务商场规划将在2025年到达665亿元,最近几年一向坚持两位数的年均复合增加率,看起来的确出路一片光亮。但作为阿里本地日子的中心战将,高德想要的恐怕远不止那600多亿商场增量。
(图片来自高德官方微博)
没有大规划宣扬也没有全量上线,“高德秒送”更像是一次悄然发起的“狙击战”。
现在,“高德秒送”仅有“帮我取”和“帮我送”两项服务,并且并未在主页设置一级进口,用户能够经过查找要害词进入下单页面。满减红包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首单减5元的优惠力度算不上夸大,可见渠道的投入是比较抑制的。
针对这项服务的概况,小雷也第一时间联系了高德相关负责人。据内部人士泄漏,“高德秒送”也会走第三方聚合形式,打造敞开生态,和外界了解到的信息别无二致。而参加跑腿职业的初衷,高德方面回应称是“呼使用户需求”。
高德这点考量不无道理。作为即时配送的延伸赛道,跑腿职业规合算不上大,但胜在契合商场开展潮流,用户黏性也日渐提高。
在早几年,工作场景下的跑腿需求占有干流,比方同城急送的文件、小件货品。但现在跑腿服务范围现已延伸至各个领域,尤其是面向C端顾客的运用场景。相同来自艾媒咨询的计算显现,有38.4%的用户经过跑腿渠道取、送忘掉带走的产品,37.3%的顾客经过跑腿渠道直接购买产品。
尤其是懒人经济的忠诚拥护者——Z代代,对跑腿渠道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查询显现,有37%的19-25岁年青用户每月至少运用1-4次跑腿服务,其间绝大部分坐落一、二线城市。服务内容也不限于送、取物品,还包含代排队等新式项目。
当然,除了呼使用户呼吁,高德本身也有扩展服务范围的需求。
自阿里进行“1+6+N”安排架构变革,并答应旗下事务集团拆分上市后,淘天集团、菜鸟、大文娱、阿里云、世界数字商业和本地日子集团就开端了一场上市竞速赛。原因无他,离别吃大锅饭的年代后,它们就需求为自己计划,经过上市来争夺较高估值、获取更多资金,几个事务集团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愈加含糊。
现在,阿里云、菜鸟现已抢先一步,取得董事局的同意有序安排上市事宜,仍在亏本的阿里世界数字商业集团也不时传来上市风闻。淘天集团的情况比较特别,本身造血才能、影响力、内部方位都无可挑剔,上市与否并不重要。这样一来,被落在后面的就只要阿里大文娱和本地日子,它们也急需奋勇赶上。
比照别的几个事务集团,阿里本地日子这几年的内部调整不算多,现在仍连续到家、到店、到意图地三箭齐发的政策,由饿了么、高德和飞猪充任中心力气。这傍边,又以高德风头最劲,取得集团最多资源歪斜。
阿里本地日子的三款拳头使用中,高德的确是离用户最近,扩张空间也最大的。高德早已不止一幅地图,乃至不局限于出行赛道,逐步深化到本地日子服务的各个细分领域。
这一次上线“高德秒送”仅仅一个信号,高德和阿里本地日子集团的扩张,仍未到达高潮。
回想刚并入阿里那会儿,高德和本地日子服务没有太大联系,乃至导航这个主业都运营得不是很好。
被阿里私有化前的最终一份财报(2013年Q3)显现,高德净亏本670万美元,商场推广、研制费用同比激增150%、75%,运营情况算不上达观。其时百度现已全资收买了糯米网并和百度地图兼并,腾讯、美团也相继向出行职业出手,高德可谓山穷水尽。
收买完成后,为了另起炉灶,阿里向高德委派了一员大将——俞永福。作为阿里最懂本地日子、O2O的高管,俞永福空降高德担任总裁一职后反倒做了一个惊人的决议:砍掉一切O2O服务、聚集出行主业,不好百度硬碰硬。
俞永福后来回想道,其时做这个决议是困难的,但“假如不抓紧时间做高德就风险了”。俞永福以为,其时的O2O本质上还没有脱离电商的惯性思想,底子不明白用户。出行是高德的本行,只要稳住根本盘、留住用户,继而从用户的出行数据样本中提炼出有用需求,其他服务才有含义。
以天主视角看,俞永福最初这个决议无疑是正确的。百度糯米砸下200亿后扑得乌烟瘴气,最总算上一年12月正式下线。而百度最初一向想寻求LBS+O2O形式,经过高德的改进后反倒越来越红火了。
打开高德地图APP,你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不夸大地说,现在的高德彻底具有成为“超级APP”的潜质——正好像微信、支付宝、美团所做的那样。
导航、呼叫网约车、查询公交/地铁/航班信息是最根本的,电动车投屏、驾车巡航、企业商务用车都能够了解,究竟也归于出行服务领域。但往下翻,高德供给的服务小工具远不止于此。
作为出行服务的延伸,高德供给智享车险和出行保等稳妥服务,以及优惠加油、特惠洗车等轿车后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乍一看和出行没有联系的各项日子服务:手机充值、送药上门、餐厅订座,乃至线上租房和线上门诊预定。
2022年以来,由于被阿里本地日子确立为中心项目,高德往本地日子领域浸透的速度、深度都在增强。本年8月,高德和全国4000多家Apple授权经销商到达协作推出“顺手买、顺路取”服务,持续探究“第三日子服务场景”;更早前,高德还和星巴克协作推出“沿街取”服务,掩盖全国过千家门店。
(图片来自高德官方微博)
在高德的想象里,地图仅仅一个载体和流量进口,但却是一个充溢想象力的进口:由于出行本便是日子服务的其间一环,和其他环节一向是严密相连的。
简略来说,出行仅仅一种手法,消费才是一种意图。用户拿出高德导航到意图地,或许是想外出用餐、集会,也或许是去酒店、景区休假。已然高德具有导航功用,占有流量的源头,为什么不把下流的流量一起吃掉?
不得不说,高德的道路和李彦宏最初想象的LBS+O2O形式有太多相似之处了。LBS即“根据方位的服务”,地图经过导航功用获取流量,继而将其引向各项O2O服务。而百度糯米的失利,一是如俞永福所说并未真实观察用户需求,而是经过大力补助强行“发明需求”;二是生不逢时,赶上了美团兴起的当口。
比照之下,高德当下的境况要达观许多。但有百度糯米的前车之鉴,仍是不能漫不经心。或许这次的跑腿事务便是一块试金石,能够让外界看一看,高德的鸿沟究竟能延伸到哪里。
剖析一项事务的远景,无非考虑两个问题:对外,能否抵住竞赛对手的冲击,捉住职业开展盈余;对内,是否会集中心资源,充分发挥本身优势。
前一个要素问题不大。跑腿职业尽管不缺新老玩家,但竞赛还谈不上惨烈,做聚合形式的渠道更是屈指可数,高德仍有时机吃到盈余。
现在干流的跑腿渠道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渠道,以美团跑腿、饿了么跑腿和达达集团为代表,根本上掩盖同城取送、代买和帮就事等各种服务;另一类是单一服务型渠道,如顺丰同城,专心于B端商务件的同城取送。
顺丰同城在B端的统治力毋庸置疑,根本上到达一家独大的状况。C端商场则呈高度涣散状况,达达集团背靠京东,对接大型商超、购物中心,具有固定用户群,美团、饿了么的流量和结尾配送实力更杰出,服务范围也最广泛。高德和饿了么及其旗下跑腿渠道协作则能够降低成本、共担风险,对两边都是有益无害的。
至于后一个问题,或许稍显扎手一些。
事务线太多、不同团队之间竞赛与协作的鸿沟模糊不清且难以构成合力,是阿里本地日子,乃至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老问题。这一方面受制于客观要素,比方本地日子服务触及的领域太广,项目分得太细。另一方面,也和阿里频频的安排架构调整、不同团队沟通不顺利有很大联系。
比方生鲜电商这个赛道,不算菜合算等“短寿”产品,阿里也先后派出淘鲜达、盒马、淘菜菜等多个团队。它们分属不同的事务集团,有不同的报告线和分担大领导,打法和方针用户却存在必定的重合,以至于堕入某种程度的内讧,构成不必要的资源分流。
好消息是,在本地日子集团之外,阿里其他事务集团并未过多触及跑腿这项事务,生鲜电商遭受的难题应该不会再次演出。更要害的是,高德一向遵从聚合形式,打造敞开生态,经过渠道优势靠拢流量、促进买卖,不会和入驻的渠道构成利益冲突——不管这个渠道是否带有阿里布景。
高层们现在仅有需求处理的,或许便是内部资源分配和工作效率的问题了。
坊间盛传,俞永福接收高德初期,对公司内部的就事效率非常不满意。其时高德一起发力车联网、手机使用等多项事务,前哨的事务团队需求集结很多资源,中后台的技能、财务部门却显着跟不上节奏,繁杂的报告线和会议上没有意图性的自在评论更是让他无法忍受。
俞永福的决议,是停掉传统的周会,改为项目组制,后又构成了陈永海、韦东、董振宁、田密等高层分担不同项意图“班委制”,并连续多年。尽管现在俞永福使命深重,早已不在高德一线管理层,但他最初定下的规则、灌输给团队的高效运营认识,仍在影响高德每一位职工。
掐指一算,高德参加阿里大家庭也整整10年了。尽管阿里并未对外发表高德具体营收数据,但用户规划的增加众所周知,估值也必定水涨船高。参加阿里时没有完成安稳盈余的高德也算是为自己正了名,打破了溢价收买的质疑。
接下来,或许便是高德报答阿里信赖,挑起本地日子大梁的时分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野玩儿”(ID:yeoner),虎嗅经授权发布。头图:《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剧照。影响人生命运的挑选,不在于某个重要关头重大事件,而在于一些很无谓的工作每当春天来的时分,总...
“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
冲上热搜榜榜首。
4月18日,“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冲上热搜榜榜首。据媒体报道,贵州遵义有一家人出门没拔手机充电器,家里引发火灾,当事人表明,全屋烧成废墟,还要承当楼下住户的丢失,提示我们人走断电,莫存侥幸...
吃瓜网友科普:赓续怎么读?揭开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最近,“赓续”一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不少吃瓜网友好奇:这个看起来有点复杂的词到底怎么读?它又有什么深意?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汉字文化之旅,带你读懂“赓...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特朗普榜首任期挑起的中美交易战中,美国农人首战之地,特别是美国豆农承受了约110亿美元的丢失。假如硝烟复兴,美国农人只怕会伤得更深。据彭博社11日报导,毫不起眼的大豆是特朗普...
华为Pura前锋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深圳举办,正式推出了首款阔折叠华为Pura X,还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5的全新晋级方案,以及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将在2025年5月份...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行动,正在影响我国的好莱坞电影进口。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有记者问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电影进口时,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明,“美国政府对我国滥施关税的过错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下降,咱们将遵从商场规律,尊重观众挑选,适度削减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关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引入片一向出现“扩展进口”的趋势。2001年我国参加WTO后,中美两边签署双边协议,我国每年答应以分账方式进口20部进口分账大片。
2012年,中美两边又签定《中美两边就处理WTO电影相关问题的体谅备忘录》,我国在本来每年引入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添加14部3D或IMAX电影,此外美方票房分账从本来的13%升至25%。
在中方扩展进口的进程中,引入片也在国内商场一向扮演着重要的人物,长时刻在年票房中占有四成左右的比例。我国电影商场也在这段时刻繁荣增加,国产电影的制造水准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但自疫情之后,观众的观影习气发生变化,国内电影商场关于引入片的依靠大大削减,引入片在国内总票房中的比重敏捷下降,一向没有康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据《2024年我国电影商场数据洞悉》(以下简称《洞悉》)显现,2020到2023年,进口片在国内的年票房占比一向维持在15%和16%的水平,2024年回升到21.3%,但比较2019年的35.9%依然距离不小。
从单部影片的体现来看,进口片现已接连两年没有发生10亿票房等级的电影,即使是从前抢手的漫威电影,也没有了之前的票房号召力。比方从前在我国有很多受众的《美国队长》IP,本年的最新续集在上映后票房刚刚破亿,和上一部12亿的体现相差甚远。
尽管好莱坞电影是引入片的主力,但引入片并不能和美国电影彻底划上等号,在这一波的引入片比例下滑中,好莱坞的票房蒸腾愈加严峻。
据灯塔专业版发布的《盘点丨2024好莱坞影片内地商场调查》显现,2024年好莱坞影片算计内地票房为62.73亿,与2021年与2023年的体现适当,占全年票房为15.1%。而在2019年,好莱坞电影的内地票房比例及总票房分别是31%和199亿。
在美国加征关税之前,“好莱坞失灵”现已成为这几年媒体重复评论的论题。好莱坞在这几年沉迷于IP续作,灯塔陈述也显现,大部分系列电影续集,比较前作观众的年青化程度都在相等或下降,这意味着年青观众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丢失。
与此一起,在下沉商场,好莱坞电影也未能找到短视频营销的节奏。比较海外电影,这几年国产电影往往更简单在抖音构成论题性。一位挨近抖音营销的从业者从前告知界面文娱,“很多短视频人群是下沉用户,比方关于汤姆·克鲁斯,他们或许并不了解。这也会触颤栗音算法,后边相关引荐就会变少。”
尽管如此,超越一成的商场占比依然不能忽视,因而在适度削减美国影片进口数量的一起,也天然需求其他电影来添补这部分票房比例,尤其是在以往好莱坞发挥重要效果的冷档期,需求其他国家和区域的电影起到某种进口代替的效果。
这次电影局发言人相同说到,“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商场,咱们一直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入国际更多国家优异影片,满意商场需求。”
这一进程之前现已在进行,比照好莱坞和进口片的票房比例能够发现,非好莱坞电影在引入片中的比例在疫情后出现了增加趋势。在近几年,在好莱坞之外,我国香港区域、我国台湾区域以及其他国家和区域的电影都在内地商场有着不错的票房体现。
我国台湾区域电影《周处除三害》2024年3月初上映后成为票房黑马,月票房出其不意地突破六亿,而且成为当月票房冠军,力压同期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片《沙丘2》。这部电影有着明显的爽片性质,其体裁也归于商场稀缺类型,因而敏捷以小搏大,收成了群众重视。
除了商业片,海外文艺片也正在内地商场寻找到新时机。意大利女性主义体裁电影《还有明日》在内地上映后现在票房现已打破4000万,内地也成为了这部影片除意大利本乡之外最大的票仓。
尽管这几年好莱坞在我国商场体现欠安,但对好莱坞而言,我国依然是重要的海外商场。比方2024年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异形:夺命舰》,在内地收成了1.08亿美元票房,乃至超越了北美本乡,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票仓。
我国商场进口影片数量的削减,将会对好莱坞的全球事务发生不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院线的体现都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体现,而且继续遭到短视频与流媒体的冲击,AI技能则带来了新一轮的好莱坞停工,在这一进程中,好莱坞需求一个复苏的我国电影商场,来缓解各种因素导致的财政危机。
而现在,我国商场看上去不再是好莱坞寻求增加的处理方案。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友发界面新闻修改 | 姜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行动,正在影响我国的好莱坞电影进口。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有记者问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电影进口时,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明,...